【典型案例】当你鼓起勇气决定寻求心理咨询时,是否曾在搜索框前犹豫:“怎么判断这位咨询师真的能帮到我?”“万一遇到不专业的人,会不会让问题更糟?” 选择咨询师如同挑选一把钥匙,这把钥匙不仅要能打开你心里的锁,更需要握在一双稳健、温暖且专业的手中。
现实中,心理咨询行业的确存在一些乱象。在此背景下,本章想教教你“如何挑选咨询师”。请相信,判断一位咨询师是否靠谱,并非只能靠运气或直觉。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,你完全可以避开风险,找到真正能陪你穿越心灵困境的引路人。
【典型案例】当你鼓起勇气决定寻求心理咨询时,是否曾在搜索框前犹豫:“怎么判断这位咨询师真的能帮到我?”“万一遇到不专业的人,会不会让问题更糟?” 选择咨询师如同挑选一把钥匙,这把钥匙不仅要能打开你心里的锁,更需要握在一双稳健、温暖且专业的手中。
现实中,心理咨询行业的确存在一些乱象。在此背景下,本章想教教你“如何挑选咨询师”。请相信,判断一位咨询师是否靠谱,并非只能靠运气或直觉。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,你完全可以避开风险,找到真正能陪你穿越心灵困境的引路人。
【案例一】小林因工作压力失眠,通过某平台联系到一位“资深心理咨询师”。首次咨询时,咨询师不断追问其收入情况,随后严肃表示:“你这是长期压抑导致的神经官能症,必须做能量平衡疗程,前 3 个月每周 2 次,每次 1280 元,现在签约可以打 8 折,否则半年内可能发展成重度抑郁。”
部分咨询师可能通过夸大问题严重性、虚构疗程必要性诱导长期付费,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、巧立名目收取额外费用。将咨询异化为商业交易,利用当事人的心理脆弱性牟利,违反“助人的主旨”。
【案例二】陈女士因离婚抑郁求助,咨询师多次在咨询中感慨:“你前夫不懂珍惜,像你这样温柔又坚韧的女性很少见。” 某次咨询结束后,他主动递上自己煲的汤:“我特意学了安神汤配方,知道你睡眠不好。” 随后又说:“其实我离婚后也一直单身,遇到能聊得来的人很难得。” 陈女士感到困惑:“这是正常的咨询关系吗?”
极少数咨询师会滥用自身专业权威,与来访者建立暧昧或亲密关系,例如暗示约会、肢体接触,或在咨询中不恰当讨论私人话题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心理咨询伦理中“尽量避免双重关系”原则,更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心理创伤,本质上是伦理意识、专业操守以及助人有效性严重缺失的表现。
【案例三】小李在咨询过程中,发现咨询师总是把话题引向自己,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,完全忽视了小李的问题。咨询师还经常打断小李的发言,以自身经历劝说小李,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。这种咨询师显然是过度自恋,缺乏对来访者的尊重和关注,胜任力严重不足。
这类咨询师的问题看似没有直接伤害,但其本质是专业能力与自我觉察的双重缺失,使咨询变成单向输出的说教,而非双向合作的探索。来访者可能长期在听故事中打转,却看不到问题改善的具体方向。
特征一:对使用有效的干预有足够的知识、技能和判断力
专业能力是咨询师的核心底气。靠谱的咨询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、实操技能和个案判断能力,确保每一次干预都有的放矢。这意味着咨询师需经过系统训练、持续督导,并积累足够实战经验。在决定咨询前,可通过以下几个维度去判断咨询师是否靠谱:
特征二:充分尊重来访者的尊严和自由
靠谱的咨询师会在保持标准化的咨询安排的同时,将来访者的自主权放在核心位置——尊重你对咨询节奏的自主决定权,包括预约时间、参与频率以及终止咨询的权利。
特征三:负责任地使用咨询师角色中固有的权力
理论上,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平等、合作的关系,但在实际咨询过程中,咨询师天然处于优势、权威的一方。因此,咨询师需要谨慎运用这份影响力,始终以来访者的福祉为出发点。这一特质可以从咨询感受中获得,具体包括:
不合格:【场景】小敏在咨询中哭诉职场霸凌经历,咨询师却打断说:“你太敏感了,同事可能没恶意,想开点就好。”
合格:【同样场景】合格的咨询师会这样做:“你提到被当众羞辱时,手指一直在发抖(观察行为),这种愤怒背后可能藏着不被尊重的痛苦(命名感受),可以和我具体说说当时的细节吗?(引导表达)”
特征四:行事方式致力于提升公众对咨询的信心
靠谱的咨询师会通过规范执业、维护行业声誉来赢得公众信任,例如严格遵守伦理守则、拒绝夸大宣传、主动公示资质等。
【小结】简单来说,靠谱的咨询师会具有专业能力扎实、合理运用权力、尊重个体自由、维护行业公信力4 个方面的特征,始终将来访者权益置于首位,以规范、负责的态度处理咨询事务。
在快节奏生活中,时间与精力成本与产出效果比率成为重要考量。短程咨询因聚焦核心问题、高效解决困扰而备受关注。
所谓短程咨询,就是指不超过30次的咨询。靠谱的咨询师往往会根据来访者的需求,尽量采用短程心理咨询的方法。这对咨询师提出了极高的专业胜任力要求。实际上,大多数起到作用的咨询并不需要数年的时间。从短程咨询的立场来说,这些咨询具有以下特征:
若发现咨询师存在伦理违规(如泄露隐私、性暗示、乱收费),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:
我们想说:
1. 一位心理咨询师为了显示专业性,会夸大来访者问题的严重性,并推荐昂贵的长期疗程。
2. 咨询师在咨询外主动关心来访者的私生活,甚至发展亲密关系,说明这位咨询师很有人情味。
3. 在中国,通过中国心理学会CPS注册系统查询咨询师的资质,是判断其专业背景的可靠方法之一。
4. 在咨询过程中,如果你感到不被尊重或咨询师总是打断你,这可能是咨询师过度自恋或能力不足的表现。
5. 短程咨询意味着没有时间限制,可以根据来访者的意愿无限期进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