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课程主页

第四章:咨询关系的建立:信任与接纳的艺术

【案例导入】

丽丽,22岁,最近主动寻求心理咨询,她非常想向咨询师倾诉自己的困扰,但内心又十分紧张,不知如何表达,担心咨询师会讨厌自己。在咨询过程中,丽丽总是极力维持自己“善良、懂事”的人设,对咨询师的任何提问都给予积极回应,即使有些内容让她感到不舒服,她也从不提及。此外,她还频繁地表达希望增加咨询频率,从原本一周一次增加到一周两次甚至三次,觉得这样就能更快地拉近与咨询师的关系。

在心理咨询中,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因素,面对一个陌生的咨询师,当事人也会紧张,不知所措,不知道该怎么建立咨询关系,本文将解答关于咨询关系的常见疑问,梳理咨询关系建立的责任分工。

一、对咨询关系的常见疑问

1. 当事人的试探行为正常吗?

作为当事人,你可能会像丽丽一样,带着自身的脆弱进入咨询室。例如,当你的某些看法或行为受到外界质疑,甚至连家人朋友也不支持和认可你时,面对咨询师,你也会担心咨询师不理解甚至指责、讨厌你。这时可能你会表现出一些紧张、防御和试探的行为,比如不敢和咨询师诉说真实想法、会在咨询中隐瞒自己的感受,或对咨询师的提问持怀疑态度等。这些行为其实是你的自我保护机制,也是在咨询初期的自然反应。

⚠️ 小贴士:

这种试探行为(如沉默、质疑、回避)并非“错误”,而是人性本能的自我保护。

2. 咨询师对当事人的“接纳”是真的吗?

当事人常质疑:“咨询师的接纳是否真诚?”答案是,真诚的接纳不仅是职业要求,更是咨询师内在能力的体现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接纳是一种真实的情感,而不是表面上的应付。接纳是合格受训咨询师自发的态度,旨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来访者建立关系,促进其行为改变。有效的咨询,咨询师可以真正的接纳来访者。从人本主义的角度,无条件接纳是治疗性改变的必要条件。

⚠️ 小贴士:

来访者的防御(如对咨询师的怀疑)是其应对痛苦的真实策略,也是他们真实情感的一部分,合格的咨询师可能会说:我注意到你对我的不信任,这可能是你保护自己的方式,我们可以慢慢来。

二、短程咨询中的责任分工

1. 咨询师的“搭台”责任

在短程的心理咨询中,咨询关系的建立主要责任在咨询师,咨询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建立咨询关系,并通过技术性引导(如共情、澄清、反馈)帮助当事人跨越心理门槛,而不是要求当事人自行解决信任问题。咨询师告诉丽丽,她只需遵守咨询合同内容,如实表达自己的感受,积极投入咨询过程,不必过度担忧关系的问题,从而使丽丽逐渐打消了顾虑,开始真诚地参与到咨询中。

⚠️ 小贴士:

咨询师需通过结构化设置(如稳定的咨询时间、清晰的知情同意书、保密原则等)为来访者提供安全感,这不是约束,而是为了保障咨询关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。

2. 当事人的“开放”责任

为了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,当事人在咨询中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。例如遵守咨询合同,尊重咨询设置,包括咨询时间、频率、费用等。同时,当事人应将关注点放在自身,积极主动地参与咨询过程,真诚开放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。而对咨询师的怀疑、对咨询过程的不确定感等,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,咨询师也会帮助当事人逐步克服这些挑战。当事人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开放的心态,积极参与到咨询过程中,与咨询师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。

⚠️ 小贴士:

咨询中的聚焦点应该是当事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,而非在咨询师身上;如果在咨询中,咨询师一直谈论自身经历,而忽略当事人的感受,这说明咨询关系质量存在问题,或者咨询并不在正确的轨道上。

我们想说:

咨询关系的建立并非依靠咨询师单向的“技术输出”,而是当事人与咨询师共同参与的过程。咨询师通过专业设置、真诚接纳与技术干预搭建安全框架;当事人则在此框架内逐步感到安全,能探索内在世界。在此过程中的任何怀疑和不安,当事人都可以与咨询师讨论,共同探索和解决。

本章练习

1. 在咨询初期,当事人表现出对咨询师的试探行为(如沉默、质疑)是“错误”的,说明当事人不适合咨询。

2. 咨询师对当事人的“接纳”仅仅是一种职业要求的表面行为,并非真实情感。

3. 在短程咨询中,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主要责任在于当事人,当事人需要自己解决信任问题。

4. 当事人在咨询中的责任是遵守咨询合同,并将关注点主要放在自身内在世界的探索上。

5. 如果在咨询中,当事人发现咨询师总是在谈论自己的经历,这说明咨询关系质量很高。

开启您的专业心理自助旅程

准备好开始系统性地学习和成长了吗?登录或注册账户,解锁更多结构化的自助练习和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