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课程主页

第五章:AI咨询能够取代人类心理咨询吗?

【导入】

深夜两点,你对着手机屏幕输入“我好像病了”,0.1秒后,一串温暖的文字在对话框弹出:“这种感觉一定很煎熬,愿意和我具体说说吗?”——这不是科幻场景,而是每天在各大AI程序上演的真实互动。当deepseek治愈用户的对话截图刷屏网络时,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:AI咨询能够取代传统心理咨询吗?

⚠️ 小贴士:

心理咨询要求专业的咨访关系、明确的时间和环境设置,以及规范的过程性文本(如知情同意书),故与AI聊天倾诉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“咨询”,文章为指代方便暂时称为“AI咨询”。

一、为什么会用AI咨询?

1. 情绪压力需要出口

生活中,压力无处不在。工作中的挑战、人际关系的复杂、生活中的不如意,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。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和压力都是合理的,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这些情绪,AI咨询就是这样一个出口。

2. 免费

传统心理咨询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,因此没有经济成本的AI工具就获得了大家的青睐。

3. 随时随地使用

AI咨询不受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有网络,就能与AI进行交流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这种即时性是其一大优势。

在免费与随时随地可用的加持下,我们是否会认真对待AI咨询的内容,还是只是试一试呢?

二、人类心理咨询的特征

1. 为什么心理咨询不能免费?

(1) 专业服务需要付费: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接受多年的专业训练,是受训成本与伦理监管决定了服务价值,因此要有基本的心理咨询付费概念:付费是对咨询师劳动的尊重。

(2) 咨询动机和剥削:一方面,咨询的收费有助于来访者认真对待、投入咨询,提高咨询带来帮助的可能性;另一方面,免费或者超低价的咨询可能存在对来访者的“隐形剥削”:当你觉得有所获得,但却没有付出相应成本的时候,可能会无意识做出一些补偿行为,不由自主地顺应咨询师的期待而行动,这不仅与真诚的原则相悖,更可能使自己陷入情感操控或权力不对等的咨访关系。

(3) 医保覆盖不足:获得基本的心理咨询服务理应是每个人的权利,如同基本医疗服务一样,不能让人“看不起病”,但国内心理治疗报销比例仍待提升,我们共同期待人人都能做得起心理咨询的未来。

⚠️ 小贴士:

如果确实需要低价的咨询服务,可以考虑学校的免费心理咨询,关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、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心理支持,以及一些受训咨询师的研究项目。

2. 为什么咨询师不能随时响应?

咨询师的个人生活:咨询师也是一个有自己生活的人,在平时处理好自己后,才能在咨询的时段里给予来访者高质量的关注和回应。如果要求咨询师随时响应,不仅无视了咨询师正常生活的需求,还会得到混乱、低质量的咨询服务。

咨询的目标是独立:随时响应的咨询容易滋生依赖性,而心理咨询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来访者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。过于依赖咨询师,会导致来访者忽略自身内在资源的开发,不利于长期的发展。

培养“等待”的能力: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,但只要不是危机情况,这些情绪都是可以被容忍和管理的,“等待”情绪处理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。如果咨询师随时响应,则会降低来访者“等待”的能力。

所以,固定的时间、场所进行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设置,是让咨询产生作用的基本保障。

三、依赖AI咨询的危害

1. AI无法对会话负责

AI的本质是大语言模型,基于概率生成文本,很难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咨询策略,也可能给出危险的建议或伤害到用户;同时,由于AI缺乏真正的主体,即便给出不合理甚至危险的建议,也无法对其负责,用户难以保障自身权利。

2. 无法与人发展真实关系

心理学实验表明,用布偶妈妈的陪伴代替真实的猴妈妈,小恒河猴长大后会表现出适应不良。同样,与AI的互动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,反而会妨碍我们从人际关系上获得知识和进步,只有和真实的人发展真实的关系,我们才能受益。

我们想说:

当然可以与AI对话,但要时刻保持自主判断,警惕依赖性和可能的伤害,更不能用AI代替真实的心理咨询。真正治愈的力量,永远来自真实世界里那些不完美却温暖的人类联结,当发现用AI“越聊越孤独”时,正是寻找人类咨询师的信号。

本章练习

1. 与AI聊天倾诉,因其包含对话和情感支持,所以是真正的“心理咨询”。

2. 心理咨询服务不能免费,部分原因是为了确保来访者能更认真地投入咨询过程,从而提高咨询效果。

3. 为了让来访者得到最好的支持,咨询师应该像AI一样随时响应,这是专业性的体现。

4. AI咨询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对用户的会话内容完全负责,保障用户的权利。

5. 心理康复的关键在于和真实的人发展真实的关系,过度依赖AI互动反而可能阻碍人的成长。

开启您的专业心理自助旅程

准备好开始系统性地学习和成长了吗?登录或注册账户,解锁更多结构化的自助练习和工具。